博宝艺术家 > 艺术家 > 汪道昆个人官网
销售作品
欣赏作品
浏览
16398
分享
339
粉丝
1281
+关注
更多
—  微信扫码 参与互动  —

汪道昆

汪道昆(1525-1593)明代戏曲家。字伯玉,号南溟,又号太函。歙县(今安徽歙县)人。嘉靖二十六年(1547)进士,任义乌知县,历官襄阳知府、福建副使。与戚继光参加抗倭战争有功,擢按察御史,升佥都御史,位至兵部侍郎。当时以诗文名海内,与王世贞并称为南北两司马。实际上他的诗文失之粗浅,成就不大。而所写杂剧不负众望。今存《高唐梦》、《五湖游》、《远山戏》、《洛水悲》四种,合称《大雅堂乐府》。它们均取材于历史人物的爱情故事:《高唐梦》写襄王与神女的故事《五湖游》写范蠡泛舟的故事《远山戏》写张敞画眉的故事《洛水悲》写曹植与洛神的故事。着重抒情,曲白雅洁,然稍逊雄浑。诗文集有《太函集》、《南溟副墨》、《太函遗书》、《春秋左传节文》等。汪道昆(1525~1593)明代文学家。字伯玉,号南溟,又号太函。歙县(今属安徽)人。嘉靖二十六年(1547)进士,擅长古文辞,工诗词,诗文理论宗前、后七子,世称后五子之一,颇受时人见重。汪道昆又兼长武略,初为义乌令,即教民习武,以备倭寇。后升任福建兵备道,曾协助戚继光扫平扰闽倭寇,以功擢按察使,又任佥都御史等,位至兵部侍郎,与王世贞并称南北两司马。汪、王两人也互相推奉。但王世贞晚年却表示他心诽太函之文而口不能言。汪道昆虽负文名,所撰杂剧不副所望,今存《高唐梦》、《五湖游》、《远山戏》、《洛水悲》四种,都是一折短剧,合称《大雅堂乐府》。内容都假传说来写历史人物的爱情故事:《高唐梦》叙楚襄王梦中会见巫山神女,题材本自宋玉《高唐赋》《五湖游》述越王勾践平吴之后猜忌功臣,范蠡见机勇退,偕同西施归隐太湖《远山戏》取汉京兆尹张敞沉溺伉俪之乐,为妻画眉故事《洛水悲》写甄后之魂化为洛水之神,与曹植了却相思债的奇遇。从上述四剧的内容可以看出:汪道昆的杂剧,代表了士大夫在官场生活之余,假戏曲创作以遣兴娱情的一种倾向,所以题材范围狭窄,多写文人风流雅事,缺乏积极的意义。艺术方面,虽文词清丽委婉,但戏剧性不强。所以,沈德符批评它们都非当行(《顾曲杂言》)。《大雅堂乐府》有万历间原刊本,卷首载有汪道昆嘉靖三十九年(1560)序,可知4剧都是汪氏35岁以前作。沈德符在《顾曲杂言》中说他还曾看到汪道昆作《唐明皇七夕长生殿》一剧,但没有其他可资佐证的记载。汪道昆著作还有《太函集》120卷,存明刻本。据沈德符《野获编》,汪道昆托名天都外臣撰《水浒传序》。序中称赞梁山英雄有侠客之风,无暴客之恶,还称赞它的描写艺术如良史善绘,浓淡远近,点染尽工。

返回顶部